难道广告发布者真的是故意发布这些让人反感的广告吗?除非他们想早点关门大吉!那么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呢?

广告的目的

这有什么好分析的,广告不就是为了宣传产品吗!不错,但是这个答案还不够全面,阿怪要问,宣传的具体内容呢?是的,这才是广告的真正目的。阿怪把这些目的粗略的归纳了一下:

最原始的目的:引发关注,提高知名度;

最重要的目的:让受众记住广告内容;

最实际的目的:提高市场占有率,达成成交;

最模糊的目的:塑造品牌,提高市场美誉度。

如果是一位优秀的广告从业者,更是可以把以上这些广告目的细分为几十个种类,那么在短则几秒长不过几分钟的广告视频或者一张篇幅有限的广告海报中,当然不可能承载下如此多的目的,所以广告发布者只能根据其当前的需求,选择其中几项目的通过广告加以呈现。

恶心广告是如何炼成的

单看这些目的,无论从感性还是理性上,都是认可广告的,我们并没有任何理由产生反感。而关键就是广告发布者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导致广告呈现出来的样子并不那么受欢迎!比如,上面提到的广告最重要的目的:让受众记住广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就想啊,什么内容最容易被人记住呢?显然不是那些创意无限,需要靠“猜”的广告,“简单重复”最容易让人记住,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广告:

还有这样的广告:

也不乏这样的:

广告发布者们的目的自然是非常成功的达到了,同时也成功地恶心到了不少观众!我们一般就会想,被恶心到的观众自然是很难与这些广告发布者们达成交易了,那他们难道不知道吗?其实不然,这些商人们“聪明”着呢!这都是他们的套路。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

无论是“洗脑”式广告,还是其他的“极度夸张”式、“悬羊贩狗”式、“偷换概念”式......其目的都是为了吸引眼球,博得受众关注,从而让受众记住广告。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每个人对不同事物的关注度和认知力总量是有限的,即心智容量有限,简单理解就是,当我们爱上画画,会将时间精力投入在画画上,之后就很难再相同程度地爱上音乐,并对其投入同样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说我们更多的人对待爱情都是专一的,这是由我们的心理基础决定的!

广告商门就是利用这一点,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让受众记住广告再说。这就是他们套路中的第一式,阿怪姑且称之为:占领心智容量。

在一些寡头商业形态领域中,这样的心智占领策略就非常有效:不管你看到他的广告恶心不恶心,总之你是记住他了,在你有相应商品需求时,自然你的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他,我们就这样被无奈的套路了!大家可别以为现在市场竞争充分,寡头市场几乎看不到了。随着市场细分越来越个性化,许多精准的需求供给方就是寡头,我们只能期盼这些寡头别来恶心咱们就好了!

还有一些时候,我们整天吐槽的广告,可能并不是给我们看的。比如之前我们天天被这个广告恶心:

很多人都会奇怪,且不论这些产品效果的真假,这广告天天播,也没见几个身边的亲戚朋友去买他们的产品呀,那他们还花这么多钱打这广告做什么呢?

然而事实是,人家每年的销售额都上10亿!根据2002年相关数据显示,为这业绩添砖加瓦的消费者群体中,三四线城市人民和返乡农民工出力最大!这个套路就深得很啦!人家就是故意要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示产品,让一些信息相对闭塞的人误以为这款产品“高大上”,又由于中国人民的面子观念作祟,让这样一款几乎只剩“广告价值”的商品爆款!他们也许会微笑着对你说:恶心到你了不好意思,不过本来我也没想让你来买,只是借借你的势而已!阿怪姑且称这类广告为:借力打力

有段时间,阿怪在家陪母亲吃饭,一到中午饭点,电视里就出现某品牌的便秘药广告,母亲这辈人对这样的广告自然见怪不怪,甚至有时候还会关注其疗效,而我早已憋出内伤!

如果说上面这些广告只是内容会引起我们的不适,其产品大概还是极好的。那么下面这一类广告就是让我们彻底对广告绝望的标准了。

我们现代人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精,所以商家们为了迎合消费者升级的需求模式,也会对自家的产品进行相应的品质升级。这原本是皆大欢喜的事。然而,一些“聪明”的商家,为了迎合这些需求,并不在产品本身上努力,而是把力气都花在产品包装和广告上,推出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虚假广告,广告与实物产品严重脱节,他们的算盘当然不会打错,就算只有10%的人被广告吸引达成销售,就算这些人只消费一次,他们也会赚得盆满钵满。

也许你会说,现在国家不是早就明令禁止虚假广告了吗,谁还敢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阿怪先不解释,请大家看看下面这些广告就自然明白了。

套路一:请演员来扮演专家进行广告宣传

套路二:滥竽充数

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鲜土”牌鸡蛋混充“土鸡蛋”

套路三:“卖家秀”与“买家秀”

套路四:偷换概念,模糊重点

“白内障,看不清,莎普爱思滴眼睛”,相信很多朋友都记得这句广告词。而这个广告现已被医学界广泛认定为虚假广告,而它能长时间进行虚假宣传并不被发现,就是因为这类产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以及广告商“聪明”地进行了概念的偷换和模糊处理。首先,预防和治疗白内障就不是一个概念,其被商家混为一谈;其次商家提出“适用于早期老年性白内障”完全是自创的概念,并且被模糊处理,让人很难抓住其虚假的要害。

商家们的套路真是层出不穷,禁止往往赶不上他们更新套路的速度。

今天,阿怪向大家分享了我们“厌恶”广告的原因,即商家为达目的全然不顾受众感受,也为大家揭露了一些“恶心”广告的套路,而套路的变化总是花样百出的,所以还得需要我们自己擦亮眼睛,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不被这些恶心广告所套路!

欢迎大家关注“阿怪看世界”,阿怪会持续推出科普原创文章,分享认知世界的不同视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