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Wikikiki,(https://xueqiu.com/3599755733/325769490)
1. 公司基本面分析永辉超市作为中国头部连锁零售企业,近年来面临业绩持续承压。根据2024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为-14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2.1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约10%,主要因零售行业整体疲软及公司主动关闭低效门店(全年关店超230家)。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通过优化商品结构、供应链改革和数字化投入,2023年上半年线上业务销售额达79.2亿元(占比18.7%),毛利率提升至21.99%(同比+1.64pct),显示运营效率改善迹象。
关键财务指标(2024年)
2.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永辉超市当前市场份额约5.3%(2023年数据),位列全国第三,次于高鑫零售(7.6%)和沃尔玛(5.4%)。行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头部企业:高鑫零售(大润发+欧尚)、沃尔玛通过仓储会员店(山姆)差异化竞争;
区域竞争者:华润万家(4.4%)、物美(3.1%)等区域龙头;
新业态冲击:社区团购(美团优选、拼多多)、仓储会员店(Costco、盒马)分流传统商超客流。
行业集中度低(CR5<25%),区域分散特征显著。
3. 市场前景与增长潜力行业增速放缓:预计2023-2028年超市行业CAGR约2%,2028年市场规模达3.55万亿元。
结构性机会:生鲜品类(永辉核心优势)线上渗透率不足5%,供应链优化与即时零售(30分钟达)或成增长引擎。
调改成效初显:2024年完成31家门店调改(学习胖东来模式),调改店日均销售额提升20%-50%,但全面推广需时间验证。
4. 核心竞争优势生鲜供应链壁垒:通过直采模式覆盖550个农产品基地,生鲜损耗率降至4.5%(行业平均6%-8%),生鲜毛利率13.22%(2023H1)。
全渠道布局:线上业务占比提升至20.8%(2024H1),自有APP会员超1.17亿,与京东到家、美团等第三方平台深度合作。
规模效应:全国943家门店(2024Q2),华西、华东区域市占率第一,区域集采成本低于中小竞争者。
5. 风险持续亏损压力:连续四年累计亏损超94亿元,现金流依赖资产处置(如出售红旗连锁、中百集团股权回笼资金)。
转型阵痛期:门店调改需投入单店500-800万元,2024年计提长期资产减值2亿元,短期拖累利润。
竞争白热化:山姆会员店同店增长15%-20%,盒马鲜生加速下沉,挤压永辉在一二线城市的市场份额。
6. 投资回报与估值分析估值水平:当前市净率9.9倍(2024年末),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约2-3倍),反映市场对扭亏预期;市盈率为负(TTM -31.9倍),需关注净利率拐点。
机构预测:多数分析师给予2025年目标价6-8元(现价约5.9元),假设2025年营收恢复正增长(+3.9%),2026年净利润有望转正至10亿元。
关键催化剂:调改门店数量超预期(2025年计划100家)、自有品牌占比提升(当前5%→目标15%)、供应链金融等新业务拓展。
总体而言,线下零售受电商挤压还是很难,整体行业难有beta行情,个股只能依靠特色化差异走出alpha,但目前胖东来对其改造的结果还看不清,估值也不算低。同时消费股尤其是线下消费股的未来的行情一定程度上依靠房地产复苏推动的财富效应(国家补贴对电商的提振会更大),预计最快下半年地产才会企稳,消费股行情可能得到下半年,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