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香港敬业精神的代表。

去年,他曾经接受过鲁豫的采访,如今这段采访又被网友重新翻了出来,并在网上引发热议。

当时鲁豫谈到,做一个这么好的人是辛苦的,但是因为你就是你,已经做了50多年了,所以也无所谓辛苦了。

刘德华下意识反问,“我好吗,现在连准时都是一个优点了,准时不是应该的吗”

他记得之前拍《天下无贼》的时候,说好了10点开始拍,9点化妆。

结果等他9点到了,有人不解地问他,你怎么那么早到?

这一问,换刘德华不解了,“不是9点吗”— —

“平时那些演员都是10点才到”

他无奈地表示:世界变了,我还停留在以前。

这番话,引得评论区一众网友怒赞。

字字句句,不言而喻,观众苦明星“假敬业”久矣。

的确,这个世界变了,标准变得越来越低。

如刘德华这般老派艺人认知中那些职责所在的事情,已经可以作为噱头,在如今各类明星通稿中被点缀上种种浮夸辞藻刷屏。

可不是变了吗?

更何况,刘德华说“不是自己敬业”完全是他多年来严以律己的谦虚,谁都知道,他是敬业勤奋的代名词。

1992年度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原本有所低落的香港歌坛渐渐回暖,也是在这一年,“四大天王”正式确立。

(看到这一幕实在是唏嘘,当时主持人说希望“四大天王”成为一种精神,激发着更多的“四大天王”出现,没想到,直到这四人日渐衰老,这些所谓的接班人却仍旧默守在历史的角落。)

有人曾说,“刘德华唱歌不如张学友,跳舞不如郭富城,演戏不如黎明,凭什么进四大天王?”

因为他最刻苦,最用心。

那首《笨小孩》就是他的真实写照,总是会慢人家一拍,没有钱在口袋,依然坚强得像石头一块。

他不是天赋型选手,拍《天若有情》时被杜琪峰破口大骂,甚至气得对方直接宣布停工。

一直到《盲探》的时候,杜琪峰才认可刘德华,一连用了几个“非常好”来形容,“刘德华拍《盲探》的时候就是非常好”。

进入歌坛,黄霑在报纸上多次公开痛骂刘德华,说没见过写歌这么笨的人,而且一骂就连着骂了三年。

后来,刘德华在公开场合遇到黄霑,忍不住对他说,“你不要那么用力骂我好吗?”

黄霑拍了拍他的肩,“不要放弃,人是会进步的,我骂你三年,你现在的作品,我听懂啦”。

总慢人一拍的笨小孩,完全是靠“以勤补拙”在娱乐圈成长成天王的。

刚拍电影那几年,他不知道哪个好哪个不好,所以接了很多在镜头前耍帅的英雄片。

直到《旺角卡门》,刘德华在王家卫的调教下,开始花大力气提升演技。

出演《赌神》,他学会了“拉牌”、“掌心换牌”、“花式切牌”这一系列只有专业人士才会的高难度动作;

《阿虎》是他唯一一部拳击动作电影,影片开拍前,他特意将身形练得颇为健硕。

然而等刘德华亲临泰国拜会职业拳手时才发觉他们的身材竟然十分纤瘦,为求逼真,刘德华只得在两星期内快速减肥;

拍摄电影《投名状》,有一场戏要拉一条大铁链,刘德华由于拍戏太过投入,用力过猛导致小拇指骨折,永远没办法伸直。

《解救吾先生》,绑匪撕票用电线勒刘德华的那一幕完全是真勒,就是为了在镜头前最真实地呈现濒临死亡的恐惧与无助。

《失孤》打耳光片段,坚持让群演真打,十几个结结实实的耳光打下来,旁边的工作人员都看不下去了。

演戏如此敬业,唱歌更是如此。

还记得2018年年底,因为喉咙发炎不得不现场中止演唱会,刘德华哭着跟大家一次次鞠躬,然后退票致歉。

相信我,在场的人,不会有人比他更难受。

别说这样的重大差错,就是演唱会犯了5个小错误,他都会懊恼大概五个月。

经常有人劝他,不要那么拼,没有人那么全能的。

但刘德华并不觉得辛苦,这是作为一名演艺人的工作职责,“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反观如今的演艺人,莫说十项全能,有几个是真正在真正做演员、当歌手的?

尤其年轻的艺人,一个比一个娇贵。

今天表演全开麦了,明天吊威亚吊得腰酸背痛,手擦破点皮都被当成什么了不得的功绩通稿满天飞。

也就粉丝这么说说,您该不会真当真了吧。

轧戏,重量不重质;

“声台形表”的基本功不过关,靠配音演员后期补救;

不记台词,表演念数字充数......

职业成了“敬业”。

烂片中挑能看的,矮子里面捧高个。

试问这样虚假、浮躁的演艺圈,又怎么样能再现“神仙打架”的辉煌。

不是刘德华停留在过去,是如今愈发崩坏的娱乐圈,让老一辈的敬业都变成了稀罕物。

这才是如今最可悲的现实。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